找到相关内容483篇,用时3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圆空法师佛学观

    分为真与妄。真心即清净心,为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心,真净妙明,离虚之想。妄心即污染心,是分别所生之一切种种境界,它又可分为八识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(分别)、阿赖耶(种子)。真心乃依智之觉心,...还要恶心,动毒,甚至还要进行危害。因此,如果我们是正信的佛教徒,就不应该供奉它们,如果我们向它们乞求感应,那我们显然不如畜生了。同时,这不仅对佛、法、僧三宝构成了轻慢、亵渎,而且也委屈了我们自己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2847946.html
  • 韩国佛教史略

    六祖坛经至:“真如自性,六根虽见闻觉知,不染万像,而真性常自在”句时,惊喜而;一日读到大慧语录的:“禅不在静处,亦不在闹处,不在日月应缘处,不在思量分别处”,便在句下契会。尝读大藏经,得李长者的华...他的疏释范围,非常广博t有华严、涅槃、法华、楞伽、维摩、般若、胜鬘、解深密、大无量寿、弥勒上生、梵网等经疏,信、摄大乘、中边、成实、广百、阿毗昙、三论等论疏。不过,元晓的思想虽有多少自相出入之处,而...

    释圣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5748445.html
  • 佛教四护卫禅

    佛教四护卫禅  法增比丘   一个精勤的佛弟子,应经常修习四护卫观;那即是:佛随念,慈心观,不净观和死随念。[清净道论]说随念是:「数数,故为「随念」;又于应该发生的地方而发生,故正信而出家的善...慈心观有关经文如[慈爱经],然后闭目静坐对自己散播慈爱,再散播慈爱到遍满十方一切众生,普愿十方一切众生安乐,杂念时,应转修安般念(呼吸或数息法)或佛随念,或死随念来激厉自己,心平静后再修慈心观至近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249264.html
  • 辨魔法门

    希舍寿速死,早取解脱,其轻微者,常怀忧愁厌世之,自己遁入山林,不愿见人,处此一尘不染,恒常清净之境,心安稳后,忽自有无限次喜之心生不能自止,而留恋不舍,则有好喜乐魔入心,见人就笑,纵情五欲,恣意享受;...明白。若动尽,觉明心性好比无尘垢,才知从生何来,死从何去,但很多学禅人,就落在此境界上,以为就是究竟,其实也不过是浮面妄想融化罢了,也有十魔境。  (1)贪求善巧:行者于定中,希求神通变化,...

    祥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1749638.html
  • 中国禅宗研究论著汇要(2)

    什么阶梯,所以说“不言阶渐”。这就是“顿”。  但是怎样才能做到“直了见性”呢?神会提出了“无为宗”的主张,即以“无”为法门。“无”之说来源于《信论》。《信论》中有一段,要求心体离念,也即无...的文献里也讲心体离念,但只是作为一种方便提出的。并且他们所说心体离念是指不,根本在消灭。而神会认为“妄念本空,不待消灭”。这是南宗不同于北宗的一点。其次,所谓无是指无妄念,不是一切都无。正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850037.html
  • 炖煌本坛经校刊记(1)

      五  即缘迷(16)人于境[卍]上有上便(17)邪见,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。然此教门立无为宗,世人离见,不;若无有,无念亦不立。   六  无者无何事?念者何物?无者,离二相诸尘劳。真如是之体,是真如之用。性(18),虽即见闻觉知(19),不染万境而常自在。‘维摩经’云:外能善分别诸法相,内于第一义而不动。   注【5-001】“迷”,“原本”作“明”,依“明本”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150118.html
  • 冯达庵著:佛教真面目(1)

    善机   众生有多年阅历者,鉴于世间行恶之终致苦;修善之终致乐;触向善之,是谓向善机。然一向善,若无教法为之鼓励,往往被私利所屈伏。伦理学家虽设种种实践条文,则又不感兴趣;甚或目为迂阔焉。佛教...,一不生;则世界顿归乌有;是名实相。此相字乃借用之生,恒与识俱;识所在处,假相随;实相不可得见矣。今欲讨论实相,总不离识;终被假相笼罩耳。然能于笼罩之中默喻假相所依之妙性;是亦因指见月之道。信...

    冯达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250122.html
  • 修学六妙门原理

    15)境来不理,亦不,但不断灭,此静中定也。对境不惑,依然应付,动而不动,此动中定也。至动静一如,无可不可时,则大定矣。    (16)肯做不屑做之事,肯说不愿说之话,肯接不愿交之人,其去平等智光...融会禅宗,更大机大用,则妙用无尽矣!   第一节 还门的修习法   还门修法分为基本行法与定期专修法二大类,最后以念佛三昧为归。基本行法主要取悟入还转的返源之意,有方便与直接的二种不同;定期专修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5050398.html
  • 音声持名入定可行性之探讨

    共通处来谈。  首先先就定在诸心心所中所居地位来探讨。在《俱舍论》是将定安于十种大地法中,如其卷四之颂所说:  受、想、思、触、欲、慧、与作意,胜解、三摩地、遍于一切心。   这里主张凡心有所,三摩...乃至疾得安稳涅槃。何等六?谓圣弟子如来事,如来应等正觉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人天师、佛、世尊。圣弟子如是念时,不贪欲缠、不嗔恚愚痴心,其心正直得如来义,得如来正法,于如来...

    大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3450945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佛教问题探讨》(1)

    其中律宗深入研究律仪、心法,属于行为与心动的制约、引导,贯通于其他各宗各派。华严、天台、唯识、三论、俱舍、成实等六个宗派,均属义理的阐释,各有重点,兼弘则可触类旁通。   以上合计十宗,其中俱舍、...海印三昧中所呈现的一真法界相状,称为性法门。   天台宗以一心三观、圆融三谛、一三千的思想为中心,由智顗大师大成天台判教体系,成为我国佛教思想发展史上,最有特色的贡献。同时又在一心、十法界、百界千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651972.html